李坊中心小学语文组办公室,一个男教师,年过半百、戴着老花镜,正在埋头批改作业。他叫曾柏进,1979年开始了他的教书育人生涯,在三尺讲台上站了30余年,累花了眼睛,累白了头发,累干了心血。他曾经有过改行的机会,只因他对教育事业那种宗教徒般虔诚的信仰,义无反顾地手执教鞭不放。
曾柏进1996年7月被评为“南平市先进德育工作者”; 2011年11月,被评为“光泽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”;多次被评为光泽县先进教师和李坊乡优秀教师。
曾柏进是光泽县第八届和第九届政协委员。作为一名来自农村最基层的政协委员,他牢记使命,情系乡土,履职尽责,积极发挥政协委员的作用。
对一个组织的认知,往往是从一个人开始的。1995年5月19日,光泽县政协第15次乡镇联络组组长联席会在李坊乡召开。曾柏进作为李坊乡政协联络组新成员,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。在会上,他作了《抓好乡村小学教改工作,提高教育质量》的发言,立即得到挂点李坊乡的县政协副主席季秉熏的肯定,并建议:“可整理成一份提案,以李坊乡联络组名义送交县政协”。在季秉熏的悉心指导下,曾柏进几易其稿,最后写成了《关于落实课程计划,实施素质教育的建议》和《关于建设和管理好农村幼儿园的建议》两件提案。这两件提案经县政协交办后,引起县教育局和教研室有关领导的重视,专程找曾柏进商讨建议落实情况,不久又出台了落实的文件。
1999年年底,曾柏进作为李坊乡政协联络组成员,头一次列席光泽县政协大会。在大会期间,曾柏进认真聆听了县领导的重要讲话和委员们的精彩发言。他感悟到,县政府所做的那么多得民心、顺民意的好事,其中凝聚着广大政协委员和联络组成员的履职心血!大会期间的讨论交流,曾柏进结识了各界有识之士,近距离地接触,使他了解了政协的性质、作用和任务,看到了人民政协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成效,深化了对党的政协各项政策的认识,感受到政协这个大家庭的亲和力、凝聚力和感召力。曾柏进说:“从那时候起,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就装进了我的脑子。”
有使命感就有压力,有责任感就有动力。1999年春的一天,李坊乡管密茶果场几位果农找到曾柏进反映梨子难卖的问题。管密黄花梨闻名遐迩,它占了果农收入的大部分。梨子卖不出去,果农很伤心。曾柏进急人所急。为了给果农找梨子销路,他煞费苦心,先是试图通过外地关系帮果农销售梨子,因自己只是一位乡村小学教师,可找的朋友也是一些同行,根本就解决不了“卖梨难”的问题。推销梨子行不通,曾柏进又想到就地搞梨子加工,他先把滞销的梨子用来试做果酒。梨酒试制成功了,他就写了《关于利用梨子生产果酒的建议》寄给县政协。当时的县政协主席看了后很重视,当即挂电话给曾柏进,要求写出《关于生产梨酒的可行性报告》,该报告寄出几天后,曾柏进接到县政协通知他到光泽酒厂约谈开发梨酒的电话。在酒厂约谈会上,曾柏进亲眼看见自己写的《开发梨子酒可行性报告》上有当时朱淑芳县长的批示。一件普通的提案竟能引起县领导的重视,曾柏进对政协工作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。
2006年12月,曾柏进被光泽县政协聘为第八届政协委员。为了不辱使命,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,跑腿下去调研、动手收集素材、用脑撰写提案。2007年,他在县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上提交了《关于在佛教信众中唱响“八荣八耻”的建议》和《对农村留守孩子教育问题的建议》;2008年在县政协八届二次会议上提交了《关于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安全工作的建议》、《关于对新农合的建议》和《建立住房保障体系,满足贫困群体住房需求》。他在每次政协大会上交的提案都不少于两件,多的达四件。据初步统计,曾柏进写的政协提案总数达50余件。其中《关于对新农合的建议》被评为县政协2007至2008年度优秀提案。
2010年,他在县政协八届四次会议上提交的《关于弘扬尊老敬老风尚,促进社会和谐的建议》提案,牵涉面广,有几个部门办理这件提案。2010年7月13日,光泽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干部找他交流对《关于弘扬尊老敬老风尚,促进社会和谐的建议》提案的办理意见;7月20日,光泽县民政局干部与他面对面探讨“尊老敬老养老”问题。提案承办单位办事之认真,态度之诚恳,以及对政协提案工作之重视,让他觉得,撰写提案、建言献策、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协委员一份沉甸甸的责任,义不容辞。
除了写提案,曾柏进还写“社情民意”信息。2008年,曾柏进被县政协评为“反映社情民意先进个人”。 除了写信息,曾柏进还参与编写政协文史资料,从2007年起,他成了县政协《文史资料》的编写者之一,县政协的文史资料选题策划、组稿、编稿等活动,曾柏进场场不缺,每年都要撰写文史稿三四篇。
为了准时参加县政协组织的活动又不耽误学校的教学工作,曾柏进采取了两个办法:政协活动与课程时间相撞时,就与其他课的老师调课,上完课再准时参加政协活动;政协活动正好遇到没课时,就头天参加活动当晚返回,次日准时到课堂上课。为了做到这一点,曾柏进专门买了一辆摩托车,往返县城70公里,不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,从不以此为由缺席政协活动。
2011年春,曾柏进被评为“光泽县第八届优秀政协委员”,接着被续聘为光泽县第九届政协委员。
从李坊乡政协联络组成员到光泽县政协委员,他当了十几年的“政协人”,参加过许多“为公参政、为民议政”的活动。他说:“政协是个大舞台,我要在政协舞台上为家乡做点事。”
2010年初,曾柏进以一颗热爱家乡的赤诚之心,用县政协委员的名义,向李坊乡党委、李坊乡政府写了《关于编写李坊乡志的建议》提案,得到李坊乡领导的高度重视,于是他自告奋勇地担负起编写《李坊乡志》的重任。
曾柏进深知:作为一名写史编志的人,仅有对工作的热情还不够,还必须做到有专业能力,这个“力”就是个人写作上的真本事,而真本事则是来自不断地钻研和积累。自从接受编写《李坊乡志》任务以来,曾柏进每天除了做好繁忙的教学工作外,都要抽出一个时间研读《史记》、《光泽县志》等书本,从志书中汲取营养来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。他几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上了,三年多来,他没有看过一集电视连续剧,没有玩过一次扑克麻将牌,他如饥似渴地学习,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做事。
为写出《李坊乡志》,曾柏进骑着自己的摩托车,不管烈日当头还是风霜雨雪,在乡间的道路上颠簸,访耄老,寻真迹,跑遍了李坊乡的每一个村庄。他没有报销过一次油费和车费。
为写出《李坊乡志》,曾柏进查阅了光泽县志、民间族谱、光泽政协文史资料、光泽统计年鉴……乡政府档案室的文件资料,他几乎翻了个遍。他摘录了几十万字的有关资料,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整理,去伪存精,为《李坊乡志》的撰写奠定坚实基础。
为写出《李坊乡志》,曾柏进把自己关在办公室,考体例之得失,订资料之误差,慎政事之褒贬,酌词句之精粗,上下求索,反复斟酌,孜孜不倦。他凭着一股对历史负责、对后人负责的精神,抱着一种使命感的热情而不计报酬地工作。
为写出《李坊乡志》,曾柏进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”。他甘于淡泊不浮躁,心境宁静坐得住。他逐字逐句,仔细检查,细咀慢嚼,嚼出味道;他一坐下来就钻进文字堆中,不管工作有多枯燥,有多繁琐,硬是死死攒住。
他殚精竭虑,不辞辛劳,三载琢磨,一气呵成,独自一人完成了光泽县第一部乡镇志——《李坊乡志》的编写任务。2013年8月,《李坊乡志》出版发行。
曾柏进在写乡志的过程中,搜集到许多乡土历史文化资料,他经常会写一些民俗风情文章发表在《光泽时讯》副刊上。有人说,曾柏进是家乡历史文化的守护者。(教育界别组 供稿)